抓规范促提升塑形象——平利县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四基四化”建设概述
近年来,平利县交通运输局以“队伍职业化、站所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执法信息化”为目标,扎实开展“四基四化”建设,不断推进交通综合执法工作“基础提档、形象提标、水平提质、效能提升”,为交通运输事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队伍职业化
平利县按照省市改革要求,整合队伍、理顺职能、统一权责,成立了“局队合一”的交通综合执法机构。严把人员进口关,提高法律、工程、管理专业人员比例,推动执法力量年轻化、专业化,在编10人,9人本科学历,6人取得了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常态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努力打造一支信念坚定、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执法队伍。加强业务培训,经常组织法规学习、案例分析研讨、警示教育和装备设备、软件系统使用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业务水平。通过优化机构配置、强化政治建设和加强业务培训,一支职业化的交通综合执法队伍已基本形成。
站所标准化
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实用为主”的原则,对办公楼进行了全面装修,按照规范要求,统一墙裙、门牌、公示栏、制度框,并根据执法工作需要,配置了调查询问室、候问接待室、警示教育室、信息化中心等功能用房,统一了执法场所外观形象。参照《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基础装备配备及技术要求》,配齐了手持执法终端、执法记录仪、便携式移动地磅、车载云台摄像机等装备,更换了新制式服装、标志和执法车辆外观标识,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管理规范化
按照编制部门明确的大队职能和内设机构,梳理行政执法事项清单,确定大队、中队、办公室职能和人员岗位职责,职责上墙、岗位公示,方便群众办事、便于社会监督。建立行政处罚、行政监督、行政强制等流程制度,健全档案、装备、人员管理等内务管理制度,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罚缴分离”等制度,以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严格落实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评议考核规定》,定期组织开展执法检查和执法案卷评查,发挥执法案件内部审核审批程序作用,确保执法决定合法有效。拓宽社会监督渠道,密切关注并妥善处置社会舆情,完善意见处理反馈机制,及时回应群众关切。通过规范化建设,交通综合执法工作实现了从“粗放式”到“精细化”的转变,提高了交通执法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执法信息化
加快推进陕西省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实现执法信息网上录入、执法程序网上流转、执法活动网上监督、执法决定实时推送,提高了执法办案规范化、便捷化水平和实时监督能力。加快装备更新采购,分批分次采购装备了执法记录仪采集站、5G执法记录仪、无人机等智能化执法装备,实现办案区域录音、录像设备无盲区全覆盖。积极探索“互联网+执法”,在重点区域、重点路段安装智能监控摄像头,构建车辆智能识别、智慧监管、视频取证系统,将疑似违法车辆实时位置、运行轨迹同步推送执法人员手持终端或信息中心,实现了环节可溯、信息可查、精准打击和调查取证、机动支援、应急处置线上线下协同作战。随着信息化的信用,提高了执法效能和应急处突能力,群众满意度得到了显著提升。
平利县交通运输局通过“四基四化”建设,完善了基础设施,规范了内部管理,提升了执法水平,重塑了行业形象。连续3年,行政处罚案件,实现“0”投诉、“0”复议,执法案卷质量提升明显,在各级组织的案卷评比中,获评1件省级、1件市级、6件县级优秀案卷,得到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和全县人民的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