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就乡村振兴康庄大道,恒口示范区通村公路改造升级工程全面推进
- 文件名称:
- 铺就乡村振兴康庄大道,恒口示范区通村公路改造升级工程全面推进
- 索引号:
- 016048017/2025-0130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成文日期:
- 2025年04月09日
- 有效性:
- 有效
- 公开日期:
- 2025-04-09 11:18
四月的恒口,山川葱郁,万物葳蕤。在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上,纵横交错的农村公路如同跃动的血脉,连接着城乡,承载着无数村民的期盼与梦想。作为覆盖范围最广、服务人口最多、公益性最强的交通基础设施,农村公路不仅是城乡融合的纽带,更是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的核心引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发展,先后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这为恒口农村交通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要想富、先修路”。当乡村振兴的号角与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交织共振,恒口示范区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重要指示为行动指南,于三月初正式拉开通村公路改造升级工程建设帷幕。这项工程不仅是补齐农村交通短板的务实之举,更是示范区深度践行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破局:突围“路梗阻” 破解“行路难”
恒口地处秦巴腹地,辖区面积382.2平方公里,总人口超过22.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比逾80%,全区农村公路总里程达724.21公里,覆盖96个村(社区)。作为连接城乡的“神经末梢”,恒口示范区通村公路多年来承担着乡村与外界沟通的重任,是山区群众走出大山的“民生路”,更是农特产品走出“深闺”的“经济动脉”。然而,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现有农村公路已难以匹配当前发展需求,既有路网短板日益凸显:90%的农村道路为四级以下标准,路面宽度不足4.5米的路段占比达85%,狭窄路况致使错车困难,常引发交通拥堵,每逢雨季,塌方断道成为常态,加之受长期使用、自然损耗等因素影响,路面破损、设施缺失等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制约现代农业规模化、乡村旅游品质化及特色产业市场化进程。以恒口姜沟村梦林花椒产业园为例,其出村唯一道路因路面狭窄、坑洼不平,运输效率大幅受限。调研显示,类似问题覆盖全区40%以上的村庄,改善农村交通条件迫在眉睫。
基于对恒口农村公路现状的战略考量和对辖区百姓出行期盼的深切回应,恒口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恒口示范区靶向发力、精准施策,以通村公路改造提升工程为抓手,针对部分路段技术标准偏低、会车困难等现实问题,集中开展路基拓宽工程,通过科学规划道路线形、合理布局错车点位,实现路基宽度达5米以上、路面有效通行宽度不低于4.5米的设计目标,为乡村交通疏堵提效夯实基础。对交通流量大、辐射范围广且有条件实施的村庄主干道,因地制宜推进“白改黑”沥青路面铺设,以平整耐磨的黑色路面替代原有水泥路面,既提升行车安全性与舒适度,又实现道路功能与田园风光的有机融合,绘就“路景相融”的美丽乡村画卷。
实施:建制“强体系” 攻坚“硬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