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安康市交通运输局! | 网站无障碍

中国政府网 | 陕西省人民政府 | 安康市人民政府 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交通运输局 > 政策文件库 > 单位文件 > 正文内容

安康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印发《安康市创建“四好农村路” 省级示范市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实施方案》的通知

文件名称:
安康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印发《安康市创建“四好农村路” 省级示范市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实施方案》的通知
索引号:
016048017/2023-0250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安交发〔2023〕98号
成文日期:
2023年05月05日
有效性:
有效
公开日期:
2023-05-05 17:00

各县(市、区)交通运输局,高新区、恒口示范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局属各单位:

现将《安康市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市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安康市交通运输局

                    2023年5月5日

 

安康市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市

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深化示范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陕政函〔2022〕124号)和《省交通厅 省财政厅 省农业农村厅 省乡村振兴局关于印发<陕西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工作程序>的通知》(陕交发〔2022〕112号)文件要求,为继续深化全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市,全面推动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服务乡村振兴。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以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为主线,以促建设、重养护、提服务、保安全、强治理、抓示范为重点,推动“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从区域示范引领向全域达标转变,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人民满意交通,为加快建设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保障。

二、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以“三个年”活动实绩实效推动全市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运营”高质量发展,农村公路各项指标及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实现农村公路路网更完善、通行更安全、服务更舒适、环境更美丽、体制机制更优化、融合发展更有成效,确保各项目标任务高效推进落实,农村公路工作持续处于全省前列,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市,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聚力建设幸福安康勇当开路先锋,助力谱写安康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二) 具体目标。

2023年,建立权责清晰、齐抓共管、建养并重的农村公

路管理养护体制机制,农村公路“路长制”健全完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及管理机构运行经费和人员支出纳入一般公共财政预算,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坚持“示范创建一个、带动创建一批、整体提升一片”的工作思路,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国家级、省级示范县创建工作。全面启动“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市创建工作。岚皋县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启动平利县、汉阴县“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工作;石泉县扎实做好全国示范县的复审整改,持续巩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成果;旬阳市扎实做好省级示范县的复审工作,镇坪县、平利县、汉阴县、宁陕县、白河县全面巩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创建成果。全市“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比例达到80%。

2024年,建制村通硬化路率保持100%,3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比例达85%以上。紫阳县力争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平利县申报“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汉阴县力争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全市“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比例力争达到90%。运输服务总体实现“人便于行”“货畅其流”,城乡公路交通公共服务基本实现均等化。

2025年,农村公路路网结构更加完善,全市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到85%,路况优良中等路率力争达到85%。农村公路路域环境整洁优美,交通保障能力和安全管理水平显著增强。实现宜绿路段绿化覆盖率100%,具备条件的农村公路路田、路宅分家达100%。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水平AAAA级及以上县(市、区)比例达到90%。汉阴县申报“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紫阳县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启动旬阳市“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工作,力争2026年创建成功。各县(市、区)全面巩固拓展“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工作成果,我市成功创建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市。

三、工作任务

(一)提升品质,高质量建好农村公路。

1.推进农村公路路网体系建设。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产业发展需要,建立“十四五”农村公路项目库,合理确定各类农村公路建设标准。有序实施3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建设、窄路基路面加宽改造、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联网路建设。加强农村公路与国省干线公路的路网连接,以农村公路为纽带,推进农村公路与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特色资源、体育运动等产业融合发展。巩固提升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建设成果,统筹规划和实施农村公路的穿村路段,推动串联乡村主要旅游景区景点、主要产业和资源节点和特色村庄等公路建设,改善交通通行条件。

2.提升农村公路质量管理水平。严格落实公路工程项目建设“七公开”“三同时”制度,健全完善“六位一体”质量保证体系。强化农村公路建设市场监管和质量监督,实现农村公路工程合格率100%。全市具备条件的农村公路自动化路况检测比例达到90%以上;县、乡、村公路技术状况指数(MQI)分别不低于75、73、60。逐步消除农村公路中的特坏路,完成辖区内通客车路段和临崖、临水、长大陡坡路段、桥梁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持续推进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和危桥改造等工程。加强农村客运动态监测能力,杜绝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发生。

3.加快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开展美丽宜居村庄创建工作。深化“美丽农村路”建设,营造美丽宜人并具有文化氛围的农村交通出行环境,实现农村公路建设品质优良、安全防护设施完善、路域通行环境优美、绿化美化成效显著。力争实现全市各县(市、区)都有“美丽农村路”。

(二)高效治理,高水平管好农村公路。

1.夯实县级政府主体责任。各县(市、区)交通运输局要积极向县级政府汇报,争取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的倾斜与支持,全力推进县域“四好农村路”建设。负责县道、乡道管理养护工作,指导监督镇(办)和村(社区)开展村道的管理养护工作。全面落实农村公路“路长制”,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奖惩有力的路长管理体系。完善县镇两级农村公路管理体系,做到机构、人员、经费三落实。爱路护路的乡规民约、村规民约制定率达到100%,实现政府治理与村民自治良性互动,建立“县有路政员、乡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的路产路权保护队伍,实现农村公路管理全覆盖。

2.强化依法治路力度。深化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改革,加强农村公路路产路权保护,按照县级统一执法,镇(办)村(社区)协助执法的工作方式,采取统一行动、联合执法,加强货运源头管理,坚决打击公路超限超载等违法行为,切实巩固农村公路建设成果。

3.加强路域环境治理。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参与、联勤联动的路域环境治理长效机制。结合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因地制宜实施农村公路路域环境整治,持续推进路宅分家、路田分家。根据服务需求完善交通驿站、停车休息观景点、公共停车场等普通公路沿线服务设施。公路沿线做到“三无三有”,即无路肩边坡种植、无垃圾和堆放物、无有碍观瞻物,有绿化、有标志标线、有路田路宅分界明显。

(三)深化改革,高标准护好农村公路。

1.加快市场化改革。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逐步建立政府与市场合理分工的养护生产组织模式。创新多种养护模式,以养护质量为重点,建立养护质量与计量支付相挂钩的工作机制。鼓励通过签订长期养护合同、招投标约定等方式引导专业养护企业参与。对于日常保洁、绿化等非专业项目,鼓励通过分段承包、定额包干等办法,吸收沿线群众参与。2023年,农村公路列养率保持100%,力争到2025年,路况优良中等路率达到85%。

2.创新投融资机制。积极推广以工代赈,进一步开发“四好农村路”各类公益岗位,鼓励将农村公路与产业、园区、乡村旅游等经营性项目实行一体化开发,运营收益用于农村公路养护。鼓励开展农村公路灾毁保险,拓宽农村公路修复资金渠道,减轻灾毁公路修复资金筹措压力,提升农村交通安全应急保障和防灾减灾能力。

3.提高信息化和机械化水平。加快农村公路信息化平台建设,各县(市、区)持续建设完善县级农村公路信息平台,打造农村公路管养“信息化”向“智慧化”迭代升级。利用信息化高效规范手段对农村公路管护工作进行全过程科学监管,提升农村公路管理效能和管养水平。鼓励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通过多种科技手段提升农村公路养护技术含量和工程品质。鼓励推广应用通用型、小型化养护机械设备,提高养护机械化水平。加强养护从业人员技术培训,逐步提高养护专业化、机械化、规模化水平。

4.加强市场信用管理。构建以质量为核心的农村公路养护市场信用评价机制,试点事前信用承诺、事中信用监管、事后信用奖惩的全链条信用治理模式,逐步建立农村公路养护信用市场。运用信息化手段、第三方机构和群众满意度等方式监督评估农村公路管养工作。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把路况自动化检测评定、质量检测抽查、工程进度等硬性指标作为农村公路年度考核评分的主要依据,形成长效管理运行机制。

(四)优化服务,高效能运营好农村公路。

1.完善农村客货运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乡镇综合客运服务站及农村客运招呼站、候车亭建设,将农村客运站点与新改建农村公路项目同步规划、设计、建设、使用,与农村公路同步养护。根据实际需要,在乡镇和人口密集行政村合理设置候车站(亭),集农村客运和物流配送功能于一体,保障群众出行和生活需要。

2.构建城乡公交一体化服务体系。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建立优质高效的运输服务体系。确立农村客运公益属性,将农村客运服务纳入政府公共服务范围,建立可持续稳定发展长效机制。优化完善农村客运线路,构建城乡一体、有机衔接、协调融合的公交一体化服务体系。

3.不断优化农村物流建设。各县(市、区)要积极开展客货邮融合发展样板县创建工作,加快推进农村物流网络节点建设,全面提升农村物流站点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引导交通运输、邮政、商贸、供销等物流资源整合。依托电商平台,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农村物流模式,构建覆盖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络,加快推进“快递进村”,实现“乡乡有网点、村村通快递”。创新农村客运运营模式,因地制宜采取城市公交延伸、农村客运公交化运营、预约响应等客运模式,鼓励农村客运车辆代运邮(快)件,推动集客运、货运、邮政于一体的“多站合一、一站多能”乡镇综合客运服务站点建设,实现农村客运“开得通、留得住、有收益、可持续”。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市交通运输局局长任组长,市交通运输局分管领导及各直属单位主要领导任副组长,市局相关科室、各县(市、区)交通运输局局长为成员,负责“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市创建工作的组织实施、协调及监督考核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创建工作专班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道路运输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由道路运输服务中心主任担任。各县(市、区)交通运输局也要成立相应组织机构,统筹安排好本辖区相关工作。

(二)夯实工作责任。市交通运输局负责统筹协调、督促指导全市“四好农村路”全域高质量发展工作,各县(市、区)交通运输局要结合本地区农村公路发展实际,细化分解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充实工作力量。同时,指导镇、村认真抓好任务落实,确保“四好农村路”创建各项任务保质保量、按时顺利完成。

(三)加强监督考核。市交通运输局将不定期对“四好农村路”建设和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进行督查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实施“以奖代补”,对工作突出,年度任务完成较好的单位进行表彰。 

(四)强化宣传引导。各县(市、区)要大力做好“四好农村路”创建和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的宣传工作,创新载体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群众了解政策制度,支持示范创建工作。全面集中展示“四好农村路”在巩固脱贫攻坚、服务乡村振兴、助推农业现代化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果,凝聚全社会知路、爱路、护路共识,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四好农村路”建设的良好氛围。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