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交投:校企共建,技术优势助推345国道新建至宁陕项目建设
为加快345国道新建至宁陕项目路面工程施工技术准备,进一步夯实目标、措施和责任,7月22日,345国道项目办邀请长安大学公路学院道路系教授延西利、姚爱玲一行在汉阴县运营的沥青拌合站现场调研指导温拌技术改造和施工技术工艺优化,市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副站长李毅民、345国道项目办负责人和业主代表,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部、总监办、环境监理部现场主要人员参加了调研。
现场调研过程中,姚爱玲教授详细了解了沥青搅拌站质量管控体系建设情况、石料质量控制、沥青质量控制、标号控制、搅拌设备控制、设备使用、运行情况、设备数据输出等,并对搅拌站温拌沥青设备改造进行现场指导。
实例场站调研结束后,调研指导组在汉阴县召开了345国道新建至宁陕公路改建工程温拌技术应用和施工控制咨询会。
会上,延西利教授全面介绍了温拌沥青的基本概念、技术优势和施工方式,结合345国道高海拔低温施工条件,以及可能的沥青长距离运输等问题,以低温高原地区阿坝州、甘孜州等地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成功应用项目为实例,介绍了温拌沥青技术的实现方式、方法,现场专题答疑、互动热烈。会议一致认为,温拌技术应用能使沥青混合料拌合和摊铺温度降低30至60℃,大大降低沥青在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中的加热温度,低温储存和拌合可以保持较好的路用性能,降低沥青的老化程度,节省了大量的加热能源,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有害气体排放,有效保护施工人员身体健康,明显降低环境污染,特别适用秦岭特殊的生态环境保护要求。
会议强调,沥青温拌技术是切实解决345国道新建至宁陕项目高海拔、低气温施工技术难题,保证项目施工质量的科学、可行、可用的施工技术。345国道项目办和各参建单位要围绕温拌技术应用,进一步加强原材料的源头控制,优化原材料破碎方式,强化沥青标号管控,强化站场运营管理,特别注意冷料仓窜料、设备输出数据监控缺失等过程规范化控制。要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建机制,积极配合长安大学温拌技术研究团队,全程加强温拌技术的培训指导,充分利用现有试验条件加强质量监测监控,保证混合料质量源头控制。要进一步加强工程现场施工控制,优化施工组织,健全与拌合站沟通协调机制,充分考虑混合料生产、运输、摊铺中温拌添加剂用料数量、路径环境干扰、运途保温措施、现场摊铺工艺等,发挥沥青温拌技术的最佳结构性能,加强对温拌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控制,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
调研指导过程中,还探讨了“蓄盐砂沥青路面主动融冰雪技术研究”、“秦岭生态保护区路基边坡加固技术研究”和全过程工程质量监控落实落地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