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大发展,引领安康大变化
11月25日,全长61.2公里,工期历时4年之久的安平高速公路正式通车。它的建成,再次为安康交通建设史绘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全市的每次大发展都是大交通带来的!”站在“十三五”的门槛上回望“十二五”,十天高速安康段、安平高速、安岚二级路、平镇二级路镇坪段等208亿元的交通项目建设,就像亮丽的水彩笔,将秦巴安康描绘得熠熠生辉,“秦巴交通枢纽”已成为全市对外宣传的重要名片。而交通的大发展,使300万安康人都能切身感受,它为无数人点燃生活希望,拓宽生活道路,铺展生活画卷,它引领着安康的大变化。
208亿元的交通项目建设
时间追溯到4年前,2011年9月30日,总投资63亿元的安平高速公路试验段正式开工建设。作为陕西“2367”高速公路网规划的18条联络线之一,安平高速的建成打通了陕西东出湖北及中东部地区的又一条新通道。
类似于这样的大交通项目建设,在全市“十二五”期间数量不少,“‘十二五’期间,全市交通总投资累计完成208亿元,是安康交通发展史上又一投资高峰期”。
据统计,“十二五”期间,十天高速公路安康至陕鄂界、安平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安岚二级路、平镇二级路镇坪段、渔紫路等相继建成;升级改造了镇坪、平利、岚皋和白河4个县城过境线;G541石泉至紫阳至岚皋、G316白河至旬阳至安康等12个489公里升等改造项目正在实施;建成和在建紫阳港等5座跨汉江大桥;建成了恒大路、大岚路等12条280公里重要县乡公路,冷厚路、东吕路等966公里一般县乡公路,881公里通村公路。
这些项目建设能如此密集落户安康,与大环境分不开,但更多的体现出全市交通人的默默奉献和甘愿付出的精神,“没有交通人的付出,安康交通发展不到这样快!”
而在总结“十二五”工作、谋划“十三五”打算中,市交通运输局对自身有这样的评语:“在‘十二五’期间,全市交通运输系统按照‘科学办交通、合力办交通、勤俭办交通’理念,紧扣‘打造现代交通运输体系、建设陕西重要交通枢纽’战略,抢抓机遇谋发展,积极主动跑前期,千方百计筹资金,凝心聚力抓落实,构建了政府主导、交通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大交通发展格局,为建设美丽富裕新安康提供了强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
如交通人一贯作风,“评语”低调务实。但对于“‘十二五’期间,全市境内公路总里程达到25473公里,其中二级以上公路里程达到1514公里,公路密度达到108.9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市8个县区通上了高速公路,100%乡镇通油路或水泥路,100%建制村通公路,96%的建制村通水泥路;创造性的提出“一千双万”工程,创建县乡示范路58条872公里,建成通村示范路项目1823个8923公里,建成连户路8911公里。治理等级航道164公里,新建港口码头21处、改造渡口200处,初步形成了以高速公路为骨架、国省干线公路为主体、县乡村公路为基础的‘六辐射、一通道、三横、八纵’公路网。新建一级客运站1个、二级客运站2个、三级客运站3个、农村客运站点626个。实施了公交车、出租车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开展了城乡公交一体化试点工作,投放公交车达345辆,开通公交线路47条,完成28条农村客运线路公交化改造,行政村班车覆盖率达到93%,中心城区出租汽车增加到600辆。”这份数据来说,每个交通人都应该骄傲自豪。因为,这份数据所呈现出的交通发展,全市人民都能切身感受:那就是出行更加方便,经济要素更加活跃,幸福指数逐渐上升。
“交通枢纽”实至名归
今年72岁曾在交通系统上工作了50多年的退休干部王照泰,是全市交通发展的见证人:“从无到有,从建设通道,到打造枢纽;从过境效应,到集聚发散,全市交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包茂、京昆、十天高速公路和316、210国道横贯全市,沪蓉、襄渝、西康铁路在此交汇。境内公路、铁路、航空、水运四大交通运输方式并存,公路总里程2.5万公里,铁路营运里程453公里,汉江水运通航里程680公里,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已初具雏形。”市发改委副主任常忙利坦言。正是如此,2013年,国务院在《关于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规划》中均提出将我市建成区域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随后省政府也将我市确定为全省三个区域交通枢纽之一。
而“十二五”期间,全市境内铁路营运总里程达453公里,有西康线、襄渝线(复线均已建成)、阳安线(复线正在建设)3条电气化铁路,是包柳通道与沪汉蓉北通路的十字交叉关键点和国家铁路网区域性铁路枢纽;全市公路总里程达2.5万公里,国、省、县、乡、村、专用公路分别占公路总里程的4.4%、2.4%、8.5%、13.5%、69.7%和1.5%。全市8县区通高速,公路里程达到577公里;新机场正式启动建设,预计2019年建成投运;全市水路航道里程680公里,其中等级航道495公里,船舶拥有量和水路客货运量均占全省的85%以上。汉江航道是全国18条主要干支流高等级航道之一,为陕西通江达海的唯一水上运输通道;全市现有166户物流企业,注册资金达83.7亿元,其中规模以上物流企业80家。
“通过这几年的发展,‘交通枢纽’可以说已经实至名归,目前正全力建设秦巴山区交通枢纽。”一名业内人士称,进入“十三五”后,全市将围绕建设铁路“两网”、高速公路“六辐射三联线”、航空“一机场”、干线公路“一通道、三横、八纵”的思路,以高铁和高速公路为重点,以普通铁路和公路、航空、水运为补充,形成铁路、公路、水运、航空联运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初步建成秦巴山区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切实发挥安康连接东西、通畅南北的重要枢纽作用。
引领安康大变化
近年来,全市交通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大力发展公路交通网络,为经济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原本存在的行路难问题正在逐步解决,断头路的打通、主干道的修扩建、高速公路的建成,一项项道路工程不仅推动了全市的发展,拉大了城市框架,更为城市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将整个安康连为一体。
王照泰直言,安康城区从原来的30平方公里规划扩展到160平方公里,形成“一江两岸、一心多区;山水环绕、桥道贯通”的格局,没有交通的大发展,就没有安康中心城的大拓展。
今年9月29日,国务院批复安康高新区为国家高新区,这也是整个秦巴山区唯一的国家高新区。去年5月份,上海复星集团总投资30亿元的中国西北(安康)国际天贸物流城落户安康。
这两件表面上看起来不相关的事件,其实质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看中了交通优势而“花”落安康。近年来,交通优势已成为我市对外开放的又一张名片,为安康赢来更多发展机遇和项目建设。今年前三季度,全市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公路客货运周转量等6项经济指标增幅居全省第一,便捷通畅的交通功不可没。
而在广大农村,一条条高质量的通村水泥路和连户路犹如一条条金色的飘带,从主干道延伸到村镇沃野,延伸到老百姓的家门口,延伸到学校;迎亲的轿车开到农家门口,客运班车通到了村口,运输农产品的车辆开到了田间地头。群众盼望修通公路走出封闭,农民盼望把烂在田里的蔬菜换成票子,学龄儿童盼望修路架桥不再趟水过河上学、可以乘车上学,十月怀胎的妇女盼望到医院生产的梦想全都变成了现实。同时,老百姓依路而居盖起一幢幢漂亮的小洋楼,“美丽乡村”处处可见。
“交通的大发展,引领着安康城乡的大变化” 。而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一个具有深远国家意义的五年将要开始的时候,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全市交通将会创造更多惊喜,给全市人民带来更多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