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筑坦途只为通村路更好
深秋时节的安康大地,红叶漫山,落叶飞舞,一条条通村示范路和连户路缠绕在群山汉水间,穿村连户蜿蜒盘旋,像一条条玉带飘舞在红叶绿树之中,时隐时现,似景如画。这是展现在安康广大农村的一道道亮丽风景线,这是安康农民群众奔向小康生活的希望之路,这是安康公路人在金州大地上绘就的一幅幅壮丽诗篇。
路之思:该如何保护通村公路建设成果
安康地处秦巴山间,全市10个县区全部属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其中国家重点贫困县9个,省级重点贫困县1个。安康的贫困,交通是首因。“无风三尺土、有雨赛糨糊”是过去农村公路的真实写照,老百姓出行难、运货难的问题使广大群众盼路、修路、护路、用路的愿望十分强烈。
基础先行,交通为要。“十一五”期间,安康积极抢抓机遇大干快上,举全市之力大力实施“破解交通瓶颈制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以通村公路为主的农村公路得到跨越式发展,交通制约瓶颈基本解决,广大农民群众的出行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截至2011年底,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2.15万公里,其中县道
通村水泥路的伟大壮举,使安康农村公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建设成果正在改变并深刻影响着安康山村面貌和群众生产生活。然而,通村公路主要以“群众打底子、政府铺面子”的形式建成,对相关附属设施未做硬性要求,基本上都没有错车道、硬路肩、安保设施和标志标线,桥涵、挡墙、边坡、排水等设施也不完善,加之后续的养护“部门无钱管、村上无力管”,使通村公路上普遍存在乱堆乱码、沟涵不畅、杂草丛生、路面不洁等问题,使用寿命大为降低。该如何有效保护发展成果?如何保持通村公路的安全畅通?如何让通村公路持续、长久发挥通行效益?如何让农民群众出行的路更好走、出行环境更靓丽?这一系列问题成为“加快”以后摆在各级党委、政府和交通主管部门的一个重大命题,也是安康农村公路管理者在丰收喜悦后的冷静思考。
安康市农村公路管理处处长刘怀平说,“十一五”期间安康用4年时间建成通村水泥路
壮之举:3年建成
建设是创造财富,养护管理是积累财富。安康市交通运输局局长谭书宝说,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直接考验着地方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智慧,处理不善这朵建设的“光荣花”,会蜕变为政府执政不力的伤疤,成为阻碍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瓶颈”,安康作为全国农村公路建设示范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也应该走在全国前列。
为确保农村公路尤其是通村公路养护到位,安康市政府果断实施“两个纳入”,将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资金纳入县、区政府财政预算并足额到位,将农村公路建设及管理养护工作纳入县、区政府目标考核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真正解决了事由谁来管,活由谁来干,钱由谁来出的问题。安康市交通部门紧紧依靠政府责任主体力量,在农村公路上大力推行“精细化养护,规范化管理,人性化服务”的干线化管理养护理念。各县区也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养护模式,做到所有道路有人管、有人养,使农村公路规范化管理稳步推进,日常养护常态化得到进一步落实,养护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优良路率不断提高。
为巩固通村公路建设成果,安康交通主管部门和公路管理部门运筹帷幄,自加压力,创新载体,大胆提出了以“硬路肩、砌水沟、修病害、设安保、植绿化”为重点的通村公路示范路创建思路。安康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从促进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和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出发,明确继续实施“基础先行、交通为要”的发展战略,围绕富民强市,打造坚强路网,建设交通枢纽,决定在全面落实通村公路日常养护机制的基础上,用3年时间投资2亿元将全市新修的
2011年,声势浩大的通村公路示范路创建工作轰轰烈烈地拉开了序幕。安康市交通运输局成立了创建指挥机构,连续制定下发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并紧紧依靠县区政府责任主体力量,紧紧依靠本系统的技术力量,为创建通村示范路提供全方位的行为指导和技术服务;紧紧依靠乡镇政府组织力量,确保创建工程有章有序实施;紧紧依靠广大农民群众力量,积极主动地投工投劳,自觉自发地爱路护路。同时,市交通运输局还从行业角度出发,实行局领导联县(区)包抓督办制度,并制定了细致、严厉的考核措施,下达了硬性考核指标。
通村示范路和县乡示范路旨在着力解决公路基础设施差的突出问题,全面提高农村公路通行能力,全力保护路产路权,为安康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交通出行创造畅通安全、舒适优美的道路环境。负责具体实施的安康市农村公路管理处从路基、路面、路肩、桥涵等构造物、标志及设施、绿化、养管等几个方面,着重在“公路畅通、安全运行、绿色生态、洁美和谐、舒适出行”上下功夫。按照“一路一方案”的办法,要求硬化路肩水沟、处置路面病害、搞好绿化美化和建好安保工程,达到“畅、洁、绿、美、安、舒”目标。在工程实施中,始终把加强项目管理、确保工程质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好字当头、质量为先”的原则,狠抓“专业检测、群众监督”两个关键环节,做到“建一条、成一条、确保农民群众满意一条”。
通过近3年的努力,截至目前,安康市已创建县乡公路示范路661公里,创建通村公路示范路8467公里,建成“连户路”6547公里。累计完成投资9.5亿元,使200多万农民群众受益。省公路局借鉴安康成功创建示范路的先进经验,在全省提出通村公路“完善工程”建设,推广了安康创建村级公路示范路的这一做法。
合之力:“合力办交通”在农村路上开花结果
为强力推进示范路建设,安康市政府制定了“三个纳入”原则,即:将农村公路示范路创建工作纳入对各县区政府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将农村公路示范路创建资金纳入市、县财政预算;将农村公路示范路创建工作纳入市政府重点工作专项督查,实行定期通报制度。为把各级责任落到实处,市对县、县对乡、乡对村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了事由谁来管、活由谁来干、钱由谁来出,真正把部门行为转变为政府行为。同时,市政府在全市财政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出台了通村示范路每公里市财政奖补2万元、市交通运输局补助1万元、县区配套1万元的政策;连户路每公里市财政补助3000元、市交通运输局补助2000元、县区配套5000元,即每公里1万元的补助标准,减轻了群众投资投劳的负担。另外,各县区政府把通村示范路及连户路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摆在突出位置,制定具体工作措施,纳入乡镇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
众人划桨开大船。1万多公里通村公路分布在安康的10个县区40多个乡镇2255个建制村,无论是资金投入、规划设计,还是技术指导、工程管理、质量监督、检查验收,无疑都是一项繁重而艰巨的任务。为此,安康市交通运输局深入践行省交通运输厅提出的“合力办交通”理念,积极争取地方各级政府支持,争取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支援。通过上下联动,广泛发动,一种领导高度重视、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群众参建的农村公路示范路创建格局在这项惠民工程中得到集中体现,使这项点多、线长、面广的浩大工程得以强力推进,遍地开花结果。
相关部门发扬大局意识,积极抢抓政策机遇,团结协作、大力支持,财政、扶贫、林业、水利、农业、移民等部门把新农村建设资金捆绑用于农村公路示范路建设。按照“以县为主、市县联建”的创建模式,各县区也积极行动,想方设法,树立全县工作“一盘棋”思想推进通村公路示范路建设。分别成立了由县区级领导挂帅的指挥机构,落实了责任人,通过整合各相关部门优势、协调各项目资金捆绑,缓解建设资金不足的矛盾。汉阴、石泉、岚皋等县区将示范路建设资金与水利、林业、扶贫等资金捆绑使用,把通村公路的边沟做成浆砌水沟,平时用于农田灌溉,雨季用于排水,使建设资金发挥最大经济效益。汉阴、石泉、旬阳、镇坪、宁陕等县区协调林业部门,将每年的绿化任务有针对性地安排到公路沿线,既完成了绿化任务,又美化了公路;旬阳县在公路两边栽植果树,并将苗木管护责任与村委会签订协议,果实归村民所有,既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又带动了产业的发展。汉阴县部分乡镇在不增加债务的情况下,通过一事一议的方式,组织村民集资,由乡镇统一发包,统一施工管理。有的施工村组成立了以老党员、老村民、老干部组成的“三老”义务监督员,严格监管通村示范公路施工质量;甚至还有些村民自发投工投劳参与示范路创建。
尤其在石泉,县政府以农村示范路创建为引领,要求给每一条通村公路上户口,发放通村公路产权证,不但明晰了路产路权,还落实了养管责任。明确村主任为通村公路养管第一责任人,村民既是直接受益人也是养管义务人,必须履行村道日常养护规定的义务,实现了由过去“要我养护”到现在的“我要养护”的转变。石泉县农村公路管理局局长杨甲凡说,每当暴雨灾害发生后,村委会及时发动群众冒雨上路清理塌方、疏通村道水沟,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村道损失。另外,通村公路养护挡护建设同水利治理项目结合;公路绿化与林业部门退耕还林项目结合,与各级单位植树造林相结合;公路美化与新农村建设、重点经济区域发展、旅游景区开发等相结合,都取得了明显效果,基本实现了通村公路“有路赋权、权责对等,有路必养、养必优良,有路必管、管必到位”的预期目标。
途之远:发扬“村道精神”抓好“连心工程”
近年来,以高速路和通村水泥路为两大标志的交通建设,使安康交通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广大群众更多地享受到了便捷交通带来的成果。但是,通村公路并不能通到每家每户,早日修好家门口那最后一里路“连户路”便成为农民群众的又一个期盼和奢想,也直接关系到农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在建成1万公里通村水泥路,进而全面铺开创建1万公里通村示范路之际,安康市委组织部将农村“连户路”作为“为民服务、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的典型在全市推广开来。计划利用3年时间,在全市10县区新修连户路10000公里,解决200个村40万农民群众的出行不便问题。
农村连户水泥路是指将农村群众住户与其他公路、农村群众住户之间相连接,供行人通行的简易道路,路面结构为水泥混凝土。从交通层面看,连户路建设是通村水泥路的延伸,是对农村公路网的完善补充,解决的是农户家门口到通村水泥路之间的硬化和美化问题。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市委组织部的要求,安康市交通运输局将连户路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交通中心工作,作为“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的核心载体抓好落实,决心发扬“村道精神”抓好这项“连心工程”,真正解决好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级组织部门和交通部门密切配合,切合实际制定各种工作措施,采取组织部长任创建指挥长、通报批评、诫勉谈话等办法强力推进。
建设“连户路”是完善村道微循环,也是一项全新的工程。为抓好这项“连心工程”,安康市交通运输局抽调技术力量具体负责连户路建设规划制定、资金筹措、技术指导、督促检查、项目验收等工作,并决定每年拿出400万元作为连户路水泥补助资金。同时按照“一路一策”原则,制定出“出行安全路”、“产业致富路”、“旅游观光路”、“院落连片路”等不同类型标准,因地制宜,按需建设。还制定了《安康市农村连户水泥路技术标准》,规定路基宽度不小于
“一千双万”惠民工程使干部群众形成了“交通好、流通活、群众富”的共识,激发了农民群众蕴藏着对农村道路建设极大的热情和企盼,调动了他们投身道路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尤其是连户路建设,在秦巴山区带来的是思想和观念上的一次革命,为农民农民群众谋求的是更多更大的福祉,广大干部积极响应,农民群众热情高涨,主动捐款捐物、集资投劳。
在岚皋,县交通、财政、发改、移民等部门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用于连户路建设,各镇办结合实际筹资筹劳。县财政捆绑市上连户路建设资金,按实际建设里程补助1万元/公里,为农民群众减轻经济负担。帮扶部门结合“三问三解”、“三联共建”、“双千包抓”和“双千帮扶”等活动,积极为包挂对象和帮扶农户找项目、送物资、出资金,并将扶持项目进行有针对性地倾斜和捆绑,全县51个机关事企业单位共为65个村支持建设资金42万元,水泥380吨,争取项目12个。
为了修好示范路,汉滨区大同镇黄营村有的村民主动拆掉自家院落围墙、毁掉自家花草树木;在宁陕县广货街镇架子沟村,有位80岁的老人不顾年老体弱,硬是坚持协助儿子修连户路;在镇坪县牛头店镇国庆村,有的村民卖掉了家里的玉米、稻谷和过年猪筹集建设款。宁陕县广货街镇干部,每人集资200元,用于连户路建设购买水泥。宁陕县太山庙镇干部袁虎斌,为了修建连户路,在太山村村民家住了一个半月,组织村民施工直至全面建成。紫阳县毛坝镇瓦滩村二祖连户路总长5.8公里,镇退休干部陈忠元住在村上义务帮助组织实施连户路,自己投劳修建了
道之美:过去上街鞋两双,如今走路光堂堂
路美人悦,景美人赞。安康市交通运输局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中率先实施通村公路示范路建设,不但有效保护了发展成果,而且提升了公路通行能力,这一做法得到交通运输部、省交通运输厅、省公路局领导的充分肯定,更得到农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称赞。
一条条通村示范路的建成,改变了过去村级公路建设标准低、路面狭窄、会车困难、晴畅雨阻、管理养护滞后、附属设施严重不足的窘境。现如今,条条通村公路示范路路肩、边沟得到了硬化,会车道、安全警示标志、防护墩、地名牌、指路牌、示警桩、养护公示牌、行道树等附属设施齐全,尤其是新修的路肩、边沟和会车道,不仅使每一条公路宽畅了许多,也彻底解决了很多老百姓和社会各界普遍反映的会车难问题,真正实现了由“通”到“畅、洁、绿、美、安、舒”的转变,成为安康农村经济繁荣发展名副其实的交通命脉。
通村公路示范路两边绿树成行,路面整洁,边沟硬化,排水通畅,行车安全,出行方便,如今的村道犹如条条彩带一样将田园村庄连成一片,向外人展示出新农村的新风貌,正在改变并深刻影响着金州大地的山村面貌和群众生活。随着通村公路示范路创建和连户路建设,新经济加快在广袤的乡村大地涌流,农家乐示范区、特色产业园区、畜牧养殖基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汉阴县菜籽、紫阳县的茶叶、白河县的木瓜、镇坪县的腊肉、宁陕县的香菇木耳等一系列特色农产品加工兴起,相继建成投产,并依托四通八达的农村路网优势形成了一条集种养、贩运、销售为一体的农副产品产业链条,“绿色循环经济圈”已具规模。通村公路示范路创建和连户路建设极大地支持了农村客货运输业的发展,各地积极贯彻“路运并举、和谐发展”的理念,新建了一批村级客运站点和招呼站,形成了以县区为中心、辐射各乡村的农村客运网络,初步形成布局合理、便捷高效的运输站场体系。
“连户道路建设好,泥泥荡荡没有了;过去上街鞋两双,如今走路光堂堂;三问三解办实事,农民开心少烦恼”,这是群众夸赞连户路的生动写照。为出行不便的农户新修的连户路,让很多农民群众告别了肩挑背驮的传统,彻底结束了“出门一身灰,进门一脚泥”的历史。岚皋县农村公路管理局副局长赖全鹏说,岚皋连户路已覆盖全县140多个行政村,通过连户路建设,进一步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快了农村发展步伐。滔河镇白家坪村在修通
“党的政策暖人心,全靠领导攥大劲;千年盼路梦成真,农民个个都开心;国家花钱搞示范,公路绿化到门前;出行运输都方便,党的恩情大于天”。这些来自于民间的顺口溜,虽然朴实却真实地反映了广大群众的心声。他们有理由这样欢呼雀跃,对于地广人稀、自然条件恶劣的安康市而言,无论身居何处,路不通一切都无从谈起。现如今,一条条通村示范路不仅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理念,更重要的是它让广大农民群众看到了追求幸福生活的无限希望。